名称:帕金森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英文名称:Beijing Key Laboratory for Parkinson’s Disease
实验室主任: 陈彪 教授
实验室联系人:陈彪
联系电话:010-83198677
帕金森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依托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汇聚了北京市在帕金森病研究中从病因学、发病机理,到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单位和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单位包括九州平台-九州(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基础医学院、宣武医院、 附属天坛医院、北京师范大学等。
主要优势特色:利用已经建立的全国和社区老年人群队列,社区老年人和帕金森病人资料库和样本库以及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重点研究老化、遗传与环境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启动帕金森病人神经元选择性、进行性退变、死亡的机制;发现可用于帕金森病预警、早期诊断及病程进展监测的生物标记物并开发相关检测技术和试剂盒;开发能够预防疾病发生、延缓与遏制疾病进展、改善病人症状的神经保护药物、干细胞和外科手术治疗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PD致病相关基因研究;2)PD发病机理研究;3)PD的影像学研究;4)PD的干细胞治疗研究;5)PD的手术治疗研究。
科研用房面积为1500平方米,主要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500万,科研配套设施包括九州平台-九州(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图书馆、北京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和九州平台-九州(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的动物中心和中心实验室。
实验室现有固定工作人员33名,正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0名,副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1名,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主管技师3名,管理1名。将在近3年内培养或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帕金森病研究学科带头人1至2名,青年学者3至4名。
近三年来主持和作为分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3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1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建立了拥有1万人的社区老年队列、世界上最大的帕金森病样本库和病人资料库,发现国内最大的帕金森病家系。共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其中授权专利10项。
未来目标:继续扩大和完善已建立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病人队列和社区疾病监测队列及其组织样本库;继续开展帕金森病易感基因研究,进行易感基因新位点的探索、研发帕金森病分子分型和基因筛查诊断试剂盒,研究基因和环境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预测作用;利用上述病人样本以及动物和细胞模型,开展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标记物、干细胞治疗的研究;开展国际领先的帕金森病人手术治疗研究。